目前分類:華嚴小百科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入法界品〉的核心思想: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本文收於拙著:《十方成佛──華嚴小百科》,文津出版社,2016年。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深入人心,舉例來說:

    禪林寺院裏所立的觀世音菩薩像,經常有兩位侍者分立左右,即善財童子與龍女。在〈入法界品〉裏,觀音菩薩是善財所參訪的第廿七位善知識,龍女則取材自《法華經》龍女轉身成佛的故事。

    換句話說《華嚴經》裏只有善財童子而沒有龍女,把這對「少男少女」配對在一起是中國民間文學的結晶,藉著說書、戲曲、偈贊、圖像等催化它,形成通俗藝術。

    歷來描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重要的作品計有:北宋楊傑的〈大方廣華嚴入法界品讚〉、忠師的〈五相知識頌〉、惟白的〈文殊指南圖讚〉等。即連印尼日惹舉世聞名的婆羅佛屠,塔身浮雕就刻有善財求法的故事,可知本故事的流傳既廣且遠。後來佛教界興起了參方、行腳、參學的風氣,亦來自於善財的參訪之旅。

    這樣一站又一站、一參又一參的過程,在另一部經──《道行般若經》有類似的敘述。這是說薩陀波倫菩薩東行參求般若,但顯然不及〈入法界品〉(或說四十華嚴)來得受人矚目。

     為何「五十三參」有時會說「五十五參」?

    仔細算來:善財參訪的遍友童子師未開口說話,僅介紹其次一位善知識:眾藝童子。而善財參訪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二人是在同一地點(應算成「一參」而非「二參」)。另,文殊菩薩則參見了二次(該算「一參」還是「二參」呢?)總之,最後多以「五十三參」作結,但實際際上是五十五人。

10392323_10202403456921662_7086535498661445325_n.jpg

上圖:北京法海寺的壁畫:善財童子

    以上五十多位善知識,數量最多的是長者及婦女,尤其是女性高達二十位,是很令人驚訝的。

    依學者研究以上「善知識現象」有幾層意義:(一)他們的職業分佈廣。(二)女性地位提高。(三)打破階級。

    其中的良醫彌伽,是印度土著特拉維陀人;魚人海師是賤民階級,還有眾多女性。在傳統的印度社會中他們是沒有地位的,到了《華嚴經》卻成為大菩薩。這種多元文化觀在二千年前的佛教經典就已出現,多麼可喜。

文章標籤

曹郁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普賢行」要義:三昧之力

                  

廣義地說,整部《華嚴經》所陳述的菩提心、菩薩道的修持方法,就是「普賢行」,然而這樣的說法又嫌籠統,那麼縮小範圍來看,八十卷本中的「離世間品」所述的「二千行門」是最好的詮釋。這樣的解答對於經文不熟悉者依然難解,以下便以另一種方式述釋。

    「行」字本就有行為、行動、修持、方法等涵義,它是動態發展而非靜態理論,而「普賢」在中文譯為「遍吉」,因此「普遍地幫助眾生獲得吉祥圓滿」之行動,便是「普賢行」的基本定義。《華嚴經》卷十六不斷出現「此處最吉祥」的偈頌,正與普賢菩薩之名相呼應。

    普賢菩薩的特質可以「三昧」來形容。這是指證悟者的神通定境,〈普賢三昧品〉有如是陳述: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於如來前,坐蓮華藏師子之座,承佛神力,入于三昧。此三昧名:一切諸佛毘盧遮那如來藏身,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於法界示眾影像;廣大無礙,同於虛空;法界海,靡不隨入;出生一切諸三昧法,普能包納十方法界

    「三昧」並非只是神通變化、眩人耳目而已,它是聖者智慧、境界的展現,普賢菩薩幾乎是如來的分身,代替如來示現境界、宣說正法。故而如來境界就是普賢境界,二者並無差別!

    然而此等境界究竟為何?〈普賢行品〉如是說:

      所謂一切世界入一毛道,一毛道入一切世界;一切眾生身入一身,一身入一切眾生身;不可說劫入一念,一念入不可說劫;一切佛法入一法,一法入一切佛法。……

    這是說萬法皆可「一入一切,一切入一」,無論佛剎與微塵、佛與眾生、萬法與一心……都非對立,而有相即相入、互相涵攝的關係;亦如那兩鏡互照,呈現的是重重無盡的世界。在此世界中,萬法皆圓融自在、無縛無執。

    另外在密教中,普賢與金剛薩埵同體,列於金胎兩部曼荼羅中,是為密教普賢。而我國四川峨眉山夙為普賢菩薩之道場,傳為晉代蒲翁所開創。

普賢菩薩跏趺坐於六牙白象之上  

上圖:普賢菩薩結跏趺坐於六牙白象之上(圖片下載自網路)

普賢菩薩像(日本京都相國寺所藏)  

 

文章標籤

曹郁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經中的「蓮花」

我一向喜歡蓮花,後來也能分辨蓮、荷之不同;僅以本文敬獻所有愛蓮者。又,本文收於拙著:《十方成佛──華嚴小百科》,文津出版社,2016年。

                        

在印度文化土壤的培沃下誕生的佛教,處處可見到「蓮花」的足跡。蓮花的品種甚多,「分陀利華」譯為()白蓮花,是蓮華中的極品,佛經以之譬喻為清淨無染的法性,其中《法華經》與《悲華經》的梵文經題,就直接用了「分陀利華(puöarīka)」一字。故「妙法蓮華經」五字原意是「如大白蓮花一般清淨無染、具無上正法的經典」。

 

含苞蓮花                                                                                 

 上圖:含苞蓮花,上面還有一隻小蟲,可愛!

 

     但《華嚴經》的「華」卻與大白蓮花無關,關鍵字avataµsaka可譯為「華蔓」,即古德所云「雜華莊嚴」,係泛指一切花,並不獨指蓮花。又為何都把此「華」當作「蓮花」解?自然是與毘盧遮那佛的報土──蓮華藏世界有關了。再加上知名偈頌:「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蓮花成了本經的最高象徵。

白色蓮花  

          上圖:藍天、白蓮、蓮藕、兩隻飛蟲,多美!

 

 

       必須知道的是,在中國古文中華、花二字是相通的;故知「蓮華」即「蓮花」。

 

文章標籤

曹郁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毘盧遮那佛與釋迦牟尼佛是個重疊體

     為何說毘盧遮那佛與釋迦牟尼佛是個重疊體?這是我博士論文的重點,今披露如下。先讀兩段《華嚴經》經文:

        爾時,世尊不離一切菩提樹下,而上昇須彌,向帝釋殿。(卷十六)

    爾時,世尊不離一切菩提樹下及須彌山頂,而向於彼夜摩天宮寶莊嚴殿。(卷十九)

    乍看之下兩段經文極其普通,其實暗藏玄機,其關鍵處在於「不離一切菩提樹下」。這是說世尊坐在菩提樹下如如不動,但其法身(精神狀態)已上升至天界的須彌天宮、帝釋天王的寶殿中為大眾說法。

    換句話說,成道後的世尊一直在樹下入定,五比丘見到的是六年苦行後的釋迦牟尼佛,然而天界眾生見到的卻是萬丈光芒的毘盧遮那佛。再看:

     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其地堅固,金剛所成;上妙寶輪,及眾寶華、清淨摩尼,以為嚴飾。……(卷一)

    根據史實,釋迦佛在摩竭提國的菩提樹下始成正覺(即今之觀光聖地菩提迦耶),但是後面的形容就令人大惑不解:二千五百年前的苦行林想必是不起眼之處,怎可能一如經文所述「眾寶華、清淨摩尼,以為嚴飾」,彷彿置身金碧輝煌的場所?

    這就是《華嚴經》的奧妙處!在本經中釋迦牟尼佛完全被毘盧遮那佛取代:羸弱困頓的苦行僧搖身一變為萬丈光芒的法性之身;人間的摩竭提國菩提場也彷彿被仙女棒點了一般變成瑰麗莊嚴的蓮華藏世界。簡約地說,整部經典跨越了歷史,來到世尊夜睹明星、自證自悟的夜晚。此時,娑婆世界的時間停格了,空間擴充了,整個氣氛跳出現實之外,整個場域拉大至十方法界,用《華嚴經》的話來說就是不可說」、「不可思議」的境界。

    此處經文的描述充滿神話學的意象,時空的錯置顛倒具高度象徵性。釋迦與遮那在此刻形象重疊,呈現出既相反又相成、虛實交錯的場景與意境。

    故知讀《華嚴經》必須細細體會,囫圇吞棗過去只會讓自己更困惑!

 曹郁美記:本文刊載於2014年11月18日「人間福報」,以下為造像藝術。

 DSCN0827  

上圖:我珍藏的佛像:盤腿而坐的釋迦佛,乃公元二世紀的犍陀羅藝術極品,係海報表框。

文章標籤

曹郁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龍門石窟的盧舍那佛造像

   我在人間福報撰寫的專欄「華嚴小百科」,連續兩篇以洛陽龍門石窟的盧舍那佛造像為題材,今日轉貼如下,另附上我親自拍的照片,歡迎指教。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郊、伊水岸邊的龍門石窟,主要開鑿於北魏北宋的四百餘年間,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崗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齊名。

    其中奉先寺的盧舍那佛造像開鑿於武則天時期,當時武后拿出脂粉錢(即私房錢)二萬貫啟建。位居中央的盧舍那佛具有唐代的審美觀,面容豐腴飽滿、略帶微笑、兩耳下垂、衣飾流暢。左右各站立二菩薩:文殊、普賢,以及二聲聞弟子:迦葉、阿難,另有力士與天王。整體造型氣勢磅薄,呼應了唐代不可一世的國威,遊觀者莫不動容。

    坊間流傳:這尊盧舍那佛造像是依武則天的臉孔形塑的,但據學者研究是無稽之談,純為地陪(導遊)為招攬遊客編造出來的,無事實根據。

    武則天年輕時曾削髮為尼,當政之後又為了撫平悠悠眾口,乃在僧人曇慈的配合下假造《大雲經》以為符讖,宣稱女人當皇帝乃天意,故而對佛教一直採取禮遇態度。再加上本身好與僧人交,師事高僧神秀(禪宗)、法藏(華嚴宗)、義淨(譯經大師)等;同時度僧、造寺、塑像、寫經無數,堪稱大功德主。

又因《華嚴經》品卷不全,武后便積極地派人赴于闐取回梵本華嚴,並請華嚴宗三祖法藏參與譯場,八十卷本、四十卷本的《華嚴經》乃得以問世。後來法藏獻上《金師子章》,並赴長生殿為武后講經,闡釋華嚴宗的重要思想:六相、十玄門、法界緣起,均是歷史美談。

    關於龍門石窟的盧舍那佛造像,佛名為何是「盧舍那」而非「毘盧遮那」?那是因為當時八十卷本尚未譯畢,大家根據六十卷本的譯名稱呼「盧舍那佛」,長久的習慣以後就定型了。

    另有一不正確的認知,即大多數人認為毘盧遮那佛為密教本尊,顯教之佛應名為盧舍那,一密一顯,一法身佛一報身佛。這樣的「二分法」觀念是不對的,不但有「密教較優越」的錯覺,回歸於六十卷、八十卷本《華嚴經》,乃至於華嚴宗的著作,都沒有這樣的說法。

  龍門石窟29:郁美留影二  

上圖:2009年我拿了陸委會的補助款赴大陸訪查佛教遺跡以撰寫論文,龍門石窟是重點。照片中的我與大佛不成比例,可見其氣勢之雄渾。(路人甲為我攝)

 龍門石窟52  

上圖為力士造像,其表情、肌肉張力均極傳神(曹郁美攝) 

龍門石窟八

上圖:著名的蓮花洞(曹郁美攝)   

文章標籤

曹郁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經》在說些什麼? 

                     (請記得點開"Read More)

                      作者:曹郁美

按:本文收於拙著《十方成佛──華嚴小百科》,文津出版社,2016。文末為本書封面

 《華嚴經》素來被視為深奧難解,其實這是個「美麗的誤會」。華人地區的佛教徒經常參加為期一個月的華嚴法會,從早至晚讀誦八十卷經文,最後僅留下華麗、莊嚴、典雅、浩瀚的印象而已;可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為何如此?那是因為閱讀者未充分掌握本經的敘事形式所致。

孩子的美好生活7

上圖:本畫擷取於網路,不妨給它起名「高山上的足球盃」吧

 

     什麼是《華嚴經》的敘事形式?簡言之:本經是由佛、菩薩、童子組合而成的三重結構,如下:

    第一重結構:佛之境界及佛國世界

    以第一〈世主妙嚴品〉來說,當毘盧遮那佛召開華嚴盛宴時,一時十方菩薩、神、天龍八部俱來赴會,場面熱鬧而法喜充滿。進入第二〈如來現相品〉,菩薩問佛十八個有關於「境界」的問題,佛什麼話也沒說,而是盡情地變現他的瑞相。需注意,整部《華嚴經》幾乎沒有「人」的出現。雖然〈入法界品〉有善財童子與善知識,但他們都是「人菩薩」而非生死凡夫,這是本經與他經最大相異點。

  第二重結構:菩薩行的理論與實踐

    菩薩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者,如何發菩提心、實踐菩薩行?全經幾乎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談這個問題,〈十地品〉尤為代表作。舉例來說,欲進入第二離垢地,必須具備「十心」,即:正直心、柔軟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純善心、不雜心、無顧戀心、廣心、大心。全經類似這樣的「十心」甚多,皆是成為菩薩的必要條件。

    第三重結構:善財童 子五十三參

    善財已久經修行,但他並不以此為滿足,他尋覓善知識,到處問「我應如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五十三位善知識也拿出看家本領,為他指出一條條修行之路,例如寶髻長者為他說「一切眾生普見諸佛歡喜法門」,觀音菩薩為他說「大悲法門」,最後善財終於通過信、解、行、證的考驗,證入法界。

曹郁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境界」是虛擬、是神話嗎?

                   (請記得點開"Read More")

     自從近代開啟神話學的研究,學術界對於遠古人類、甚至今日依然存在的神靈信仰(例如聖山、聖樹、聖石等),已不再視為愚昧、無知、落後,反而從中讀出人類對於不可知世界的惶惑必須得到解答,其心靈上的終極需求。故而「宗教是鴉片」、「宗教只是一帖安慰劑」似乎已不合時宜,取而代之的是:「為何文明愈進步、對於未知的、廣大無垠的宇宙愈需要謙虛?」

    《華嚴經》讓我們讀出了大乘佛教廣闊的宇宙觀,時間由「現在」綿亙至無數個「過去」、無數個「未來」,空間也由東西南北之四方、六方擴展至「十方」,即所謂的「十方三世」。

    宇宙無邊的空間感我們可以接受,因為天文學已陸續證實了;然而生命之謎牽涉到業力與輪迴,就不是人人能理解。更遑論佛教的根本主張:尋求解脫涅槃、步入成佛之道。

    科技文明可用「一日千里」形容,以智慧型手機來說,它大大地改變了世界,然而這不代表人類的病症比以前減少、內心比以前快樂、生活比以前無虞。這是怎麼回事?無他,在於「生死(或生活)不自在」也!

    死亡,一直是凡夫的恐懼,因為「死後到哪裏去」始終不讓人滿意。生活雖然便捷,但衍生的社會、家庭、個人問題可能更多。

    無可否認,《華嚴經》呈現的是超越世間、超越歷史的情境,那是個與現實世界迥異、令人難以置信的世界。然而,難以置信就代表一定不存在嗎?正如智慧型手機,五年前我們還難以置信呢!

    因此《華嚴經》中的境界究竟是否虛擬、是否神話,這話可以用另一角度問:你是否相信自己有擺脫三界、六道的束縛,得到精神與肉體的解脫與自由之能力?如果相信,那麼它就不是虛擬。如果不相信,那就必須記取禪宗的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因為「境界」、「十方三世」之觀念必須由修練、證悟取得,絕非知識討論所能解決。

 


文章標籤

曹郁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